前言
我想在学习的过程中,总有一些人会提到学习方法很重要,也会给出一些学习方法,但通常比较零散,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理解。《学习之道》这本书从大脑的原理解释了一些学习方法为什么行,一些学习习惯为什么不好,系统地整理了一遍,我认为是值得一读的,正所谓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,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能让自己的学习时间更高效。
总结
这里对全书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,但是有些概念不看书可能不太理解。但总之,先看总结可以知道本文内容是不是你需要的,或者你不想理解原理,只想知道一些学习方法。
好的学习方法:
- 时常回想总结学习过的知识
- 进行自我测试,考试是很好的测试机会
- 对知识进行打包,形成组块
- 避免过度学习,将知识进行穿插学习
- 注意休息,适当运动,运动是非常重要的
- 尝试将知识讲述给别人,或讲给自己听
- 在学习时间内屏蔽外界干扰,保持专注
坏的学习方法:
- 被动重复阅读,仅仅阅读通常效率很低
- 看着答案做题或看答案而不动手真正实践
- 拖延!
- 课本都还没理解就开始做题
- 睡眠不足!
- 在学习时间不专注,经常被打断去处理其他事情
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
专注思维指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思维状态,例如做数学题、理解某些理科概念。在这种情况下,由于思维比较集中,我们通常会高度专注在一个特定思路上。
发散思维指注意力不集中,思维有些飘散的思维状态,这时候脑中的想法并不具体,可能一会想这个一会想那个。例如在跑步的时候、洗澡的时候、散步兜风的时候。更特别的是在睡觉的时候。
这两种模式都是至关重要的,可以理解为大脑的劳逸结合。
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,对于某一道难题,拿着笔看着题目一直苦苦思索,却没有任何解决方法。但放下题目后,在走路或者吃饭的时候回想这道题目,可能突然就想到了某种思路。
这就是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分别发挥的作用,专注思维通常高度集中在一个特定的思路,难以转换想法,深陷其中,但能给出具体的细节做法。而在发散思维下,思想飘忽,能够轻易转变思路,可能突然就想到了一种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,能给出大致的方向。
另外,思考并非是有意识的行为,即使在无意识的情况下,大脑也会进行思考。可能你有这样的经历,对于某个概念或难题,第一次看不知所云无法理解,但隔了一段时间,可能几天之后,再回头来看,突然就能明白了。这就是发散思维发挥作用,当你集中注意力想要理解时,可能陷入某种特定的错误的理解方式,导致无法理解。但当进入发散模式后,大脑会跳转至其他理解方式,以新的角度看问题,从而帮助理解。
特别注意,以下的行为并不能帮助你进入发散模式:玩游戏、上网、阅读、看剧等。反而可能让你进入更专注的模式,导致大脑没有得到休息。
这告诉我们一个原则,休息是必要的,长时间的专注反而会阻碍学习,也就是我们不能死读书。另外交流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,聆听别人的想法很可能帮助我们开拓新的思维方式。
所以,有的难题自己死磕到底是做无用功,不如去休息,开拓思维,或者和别人交流想法。
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
大脑能够同时处理的信息是有限的,这部分正在处理的信息叫工作记忆,我们可以将相关联的记忆打包成块,通常认为工作记忆可以容纳四个块。而我们可以记忆大量的事物,这部分记忆深藏在大脑深处,叫做长期记忆。
注意工作记忆并不会变成长期记忆,如果我们不刻意这么做的话。例如记忆一个电话号码,如果我们不刻意记忆,一会他就从工作记忆中消失了。如果我们不断念叨,试图记忆,他就会转换成长期记忆。
从生理的角度来说,不断重复同样的内容,会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,坚固的神经元连接会使我们很容易的想起内容。
另外长期记忆也是有可能消失的,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地重复进行加强。研究表明,一晚上重复几十次,效果不如隔几天重复一次。你也可以理解为大脑会在后台自动帮助我们记忆,例如在睡觉时,大脑会自动整理记忆,而你不断重复的内容就会被整理为更容易想起的记忆。
组块的构建
组块是将零散但相关联知识联系起来的一个概念。通常一个概念又会联系其他多个概念,所以我们联系一个概念的同时需要联想到其他的知识,从而串联成一个组块。
假如我们不构建组块进行学习会有什么情况呢?举个例子。
翻译下面两句话:
He is a quiet boy
He is a quite boy
第一句翻译为他是个安静的男孩,第二句翻译为他是个非常男孩。显然第二句的翻译不合常理,应该是拼写错误。但若没有对组成句子的单词进行组块构建,我们很可能就陷入到第二种情况中。
就好像做数学题,我们并没有理解基础概念,只知道解题的步骤,也没有理解步骤间的联系。一旦题目变通,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法解决问题,我们就一筹莫展,也就是死读书,没有建立知识的联系。上述的翻译,对于完全不会英语的人,只能按照字典一个词一个词的翻译,很难意识到单词可能拼写错误。
所以组块是知识串联的过程,而当知识完成串联后,也许此前是四个零散的知识点,需要占据四个工作记忆,但组成组块后,他们只需要占据一个,可以让我们解决层次更高的问题。就比如你对加减乘除已经烂熟于心了,解决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,他只会占据很小的一块记忆,甚至不是一个单独的组块。
所以记住知识并不是真正的掌握,只有将知识组建成体系,才是真正的掌握。
对于此,构建组块或者说构建知识体系有以下三个重要的步骤:
- 集中注意力在学习的内容上,毋庸置疑。
- 理解基本概念,只有理解才能将知识联系起来,这里可以运用集中和发散思维,知识总是可以理解的。
- 背景信息,也就是如何使用他们,组成块的知识只是漂浮在天上的一个气球,只有将他们和庞大的现实知识联系起来,才能建立更牢固的理解和认知。这就像在气球上绑根线,不至于到处乱飘找不到。
所以,对于一个复杂、难以理解的概念,其通常是由规模更小、更简单的概念组成,我们可以先理解其基本的概念,再将其串接起来,形成更宏观的理解。
于是,我们总结出两种学习视角:
- 从上而下,由宏观至微观
- 从下而上,由微观至宏观
从上而下是首先从宏观角度尝试分清一个知识由哪些内容组成,其作用是什么,但并不清楚知识的具体内容。例如在学习英语时,一个句子可以由主语、谓语、宾语,但是并不清楚什么是主语、谓语、宾语。
从下而上是首先从微观角度进行学习,再将微观的知识连结成块。例如先学习什么是主语、什么是谓语,然后再学习一个句子的组成。
以上两种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,在学习过程中应当从两种视角进行理解,单一的视角非常容易陷入某种困境。
例如从上而下,某些知识可能涉及了非常多的基础概念,会对知识内容感到恐惧,产生焦虑。而从下而上,如果对全局的视角没有一个了解,会觉得当前知识无用,感觉好像学的内容哪都用不上,有啥用呢。就好像学微积分,我又不用微积分买菜,学了干嘛。那是没认识到微积分的知识在某些工作中是必须的,而这工作可以带来丰厚的薪水。从宏观的角度才能感受到知识的用处。
这对学习有这样的启示,当我们学习一个庞大的知识时,可以先浏览章节大纲、流程图、思维导图等等总览内容,对知识的有个大概的了解,然后再去理解其基础知识。就算几个基础知识难以理解,也不影响全局的宏观理解。
就好像这句话,我知道努力很重__,但__学习方法能保证努__有效。即使缺少几个字,也不影响你对它的理解。
能力错觉
有两类经典的能力错觉:
- 看了一遍答案觉得自己掌握了,没有脱离答案自己完全做一遍
- 看了一遍内容觉得自己记住了,没有脱离内容自己复述一遍
以上都是很经典的能力错觉,让人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,实际上还相差甚远。实验证明,一种更好掌握材料的方式是阅读过后尝试复述内容,相比重复阅读,这种方法能够构建更深的理解和记忆。通常刚开始脱离文本尝试复述会感到困难,但当复述困难时再回过头阅读,能构建更坚固的记忆。
对于答案错觉,想起我老师说过的一句话,“看懂答案和自己会做是两回事”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测试是非常重要的,只有通过测试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掌握程度(测试通常是习题或者考试)。测试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,不要浪费,比如看着答案做习题,这将浪费一个很好的测试机会弄明白真正的掌握程度。
避免过度学习
本块是关于应试教育和考试的,如果不需要可以跳过。
虽然不得不承认,过度学习在应试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,教材会让你不断重复某类习题、某种解法,即使你不理解背后原理,也许也能掌握解题的步骤。但实际上这样是不对的,陷入这种定式思维后,题目稍有灵活一些的变动,我们就无法解题了。
但大环境如此,本文并不是阻止大家刷题,而是提供另一种更有效的刷题方法。在重复刷题的过程中,通常在某个题型章节,你会知道这题用什么解法,因为章节已经告诉你了,而在考试中并不会告诉你这一题属于什么题型。
所以在一晚上重复某类题型并不代表你掌握了,我们要寻找一些杂糅各种题型的测试机会,通常是某些考试试卷,在考卷中仍能准确判断出题型并解出题才能够说明掌握。还可以将各种题目做成卡片,随机抽出一张对自己进行测试。
关于过度学习,我有个切身的体会做例子。在我准备考研的那段时间,在数学方面几乎消耗了我大半的精力,因为我发现我像打游戏闯关一样一个个攻克知识点,回过头后会忘记许多内容。比如我学完了高数,然后接着学概率论,在学概率论的这段时间内并没有去回顾高数,那我学完概率论之后回来再看高数,发现有部分知识我已经忘了。
所以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是穿插学习,不要将一段时间只贡献给某个知识点,而事后不进行回顾。
关于拖延
拖延是人趋利避害的本能,因为当前任务给你带来了负面情绪,人本能就会逃离。也许你此时下定决定要做某件事,但突然的干扰又把你拉走了,例如微信消息、某个推送。因为本身这种状态就是你下定决心才进入的,维持这种状态需要意志力,这种状态非常容易被外界打破。
所以实际上,拖延的本质就是这件事让你不舒服,而且事实上拖延还会成瘾,而你会以各种方式告诉自己拖延一下没关系。
根据上述的背后原因,我们可以尝试几种方式摆脱拖延:
- 建立某种习惯
- 减轻负面情绪
通常习惯的执行是不需要意志力的,自然而然就会完成,但构建学习的习惯通常非常困难,我们可以尝试每次学习后奖励自己,形成正反馈。但我仍然觉得这一过程需要消耗非常大的意志力,对于许多人来说难以完成。
关于负面情绪,也许某件事对你来说有点困难,让你感到不舒服,就会本能地逃避,从而造成拖延。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巧妙地减轻负面情绪,造成负面情绪的原因通常是你过于关注任务的结果,例如做题,我半小时内做不完,看书,我半小时内看不完。对于你潜意识里预设的专注时间内,也许很难完成这样的任务,导致对此会感到焦虑。
那么我们可以专注于任务过程中,而不去关注任务结果,例如使用番茄钟工作法,预设20工作时间,在这个时间内只专注于任务的过程,20分钟内的任务仅仅是认真学习,至于学多少不是关心的内容。
当然,这个过程需要你真正全身心投入工作,屏蔽外界干扰,在完成20分钟的学习之后奖励一下自己。20分钟也仅仅是预设的一个专注时间,大部分人能够在这段时间内轻松保持专注,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调整。
摆脱拖延,你需要保证自己摆脱外界干扰,把手机放一旁,或调成免干扰模式,然后真正投入到任务中,也许你甚至会拖延尝试这种方法摆脱拖延,但一定要逼迫自己进行首次尝试,才会发现,其实专注20分钟并不是什么难事。研究也表明,当你决心专注时,只有前几分钟会感觉比较难受,而度过了这几分钟,就会进入一种比较轻松的状态,所以请一定要坚持度过这几分钟。
通过番茄钟工作法,也能够很好地帮助形成学习的习惯,另外要记住奖励自己是非常必须的,可以是吃些零食、看会喜欢的视频,总之要告诉自己,这么做是有好处的,形成正反馈。
知识坍塌现象
也许你会有这种经历,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或解题方法,现在看起来却难以理解,这就是发生了知识坍塌现象。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,不要感到失落,一段时间过后你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,原先的思维方式已经被大脑放在更隐蔽的地方,一时间想不起来。尝试努力摆脱这种暂时的困扰,会发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又进了一大步。
助记方法
赋予知识意义,人类对无意义的事物通常难以记忆,因为难以和其他事物联系起来,容易忘记,所以对于要记忆的知识,一定要对其进行理解和构建意义。可以通过比喻、口诀、联系现实等方式帮助记忆。
一个非常经典的口诀,“奇变偶不变,符号看象限”,自己也可以尝试对一些知识进行总结,创作一个自己的口诀。一些难理解的公式或原理,还可以进行形象化,比如将电流想象成水流,各个数学符号想象成不同个姓的小人。
另外还有个很有用的记忆方式是图像化,人对视觉信息的记忆能力非常强,将知识图像化可以很好地帮助记忆,比如思维导图。